在赤峰機場,活躍著這樣一組黃金cp,他們遵循集團堅定發展信心、堅守戰略定力的工作要求,積極踐行集團以創新“破局”、以發展“突圍”的理念,敢想敢干,用汗水和智慧譜寫著民用航空機場的創新之路。
“創新這個事兒,是責任也是興趣,我希望通過自身的努力可以為機場多做點貢獻?!本驮趧倓偨Y束的內蒙古機場集團公司第三批“五小”創新項目評比中,由赤峰機場李軍、謝巖研發的“塔臺應急信號燈光發射裝置”獲得了一等獎,該裝置及時、有效解決了塔臺安全隱患問題,極大降低了設備成本,節省了100余萬元設備購買費用,并迅速推廣至集團公司內各個機場投入使用。
2022年4月中旬,民航內蒙古監管局下發《關于開展典型隱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通知》,集團公司高度重視,督導各機場按照工作通知要求進行專項自查,經過自查,發現大部分機場在管制燈光信號設施設備方面存在問題。
根據規章要求,塔臺管制員需要在陸空通話失效情況下按照規定進行相應的燈光處置,由于國內暫無管制燈光信號設施設備生產廠家,需要代理商在國外購買,價格非常昂貴,每套設備6.8萬元,且從購買到發貨周期長達三個月。針對這一課題,李軍決定,通過自主創新研發一套信號燈設備作為臨時替代設備。創新是從0到1的活動,也是需要依靠合作的活動,隨即李軍想到了本部門同為管制員的謝巖,告知了他的創新想法,兩人一拍即合,成立了塔臺應急燈光技術攻關小組,李軍負責項目的總攬,包括提出創新想法、參與項目研發、設計制作等,謝巖根據塔臺應急燈光發射裝置需求進行逐項分解,設計尺寸,查詢資料。在接下來1個月的時間里,只要李軍休息就坐在電腦前,腦海中規劃著本次的創新項目。李軍主動挑起擔子,攻堅克難,在有限的時間內將項目梳理完成、材料堆碼整齊,李軍和謝巖開始了枯燥的實驗階段。
“上在高往上攀終能登頂,路在難走下去終會到達?!崩钴姾椭x巖一心撲在創新項目上,利用所有業余時間搞創新,在制作過程中,李軍積極與集團公司和民航內蒙古監管局溝通,隨時匯報工作進度和項目完成情況。整理、測試、檢驗再整理,伴隨著無數次的重復和改進,最終這組“黃金cp”使用測溫槍作為承載體,利用測溫槍內部零部件制成發射開關,將遠距離發射和近距離發射分體設計,通過測量、計算,激光和透鏡形成約2度擴散角最適于燈光信號的發射和接收。經過多次優化設計、制作方案,最終花費一周時間,所有制作和細節都由他們純手工進行,終于制作成功第一套塔臺應急信號燈光發射裝置。
“滿眼生機轉化鈞,天工人巧日爭新?!痹陧椖咳〉贸晒?,李軍隨即聯系內蒙民航監管局,在對塔臺應急燈光信號發射裝置進行全面細致了解后,監管局對設備功能給予充分認可,對有效解決實際問題作用予以高度肯定。經過與機組反復測試,確認研發的塔臺應急燈光設備在晝夜間航空器空中最遠接收距離達10公里以上,滿足實際工作需要;同時李軍、謝巖針對各個流程,反復測試設備是否存在“卡脖子”環節,對設備安全性、操作性進行了驗證,進行了進一步完善優化。在多次“試行”下,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測試成功后,赤峰機場高度重視此次創新項目,立刻抽調部分業務能手組成信號燈裝置批量生產小組,晝夜不停,短短十天內制作出20套塔臺應急信號燈光發射裝置,通過測試后陸續發往區內17個機場供塔臺管制員應急情況下使用,完成安全隱患動態清零。塔臺應急燈光發射裝置在滿足規章運行要求前提下,成本較國外設備降低30多倍,有效節約成本100余萬元。
塔臺應急信號燈光技術攻關小組進行紅綠光測試
李軍、謝巖很感謝領導和同事們在工作中對他的支持,感謝機場公司給他提供的發展平臺。謝巖說,“研究小發明、小創新,就要多看多學習,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要多和同事交流技術問題,有的技術上的問題自己想不明白,人家點撥一下子,就豁然開朗了”。作為一名老職工,李軍總是用實際行動帶動和鼓勵新職工,并把自己工作經驗和總結心得傳授給新同事?,F在這些曾經的新同事和他一樣都成為了公司的骨干力量。他說:“人生唯有在不斷奉獻和付出,生命才體現應有的價值。除了塔臺應急信號燈光發射裝置項目,還有一些創新項目還在前期立項中,我們創新的腳步從來沒有停過?!边@也成為李軍平時生活,工作中的真實寫照。
“專注、創新、奉獻”,這是李軍對于工匠精神的理解,從他的創新事跡中感受到了對行業深深的熱愛,他說:“作為一名新時代的民航人,只有專注于自己的行業,不斷提高創新意識,始終走在前進的道路上,才能不斷創新,不斷進步,不斷有新的突破?!毙聲r代,創新是企業發展的第一驅動力,李軍、謝巖這組“黃金cp”在創新研發的道路上鍥而不舍、孜孜以求,以忘我的工作熱情和執著的匠心鉆研技術,為赤峰機場提質增量、降本增效、開創創新新思想的道路上貢獻了自己的力量。(中國民航網 通訊員張馨元、白鴿)